题记:
2020年,是女性议题多发的一年,女性价值观正在迎来新旧交替。
在这个过程中,一批针对年轻女性用户的新品牌,通过拥抱女性新价值观赢得市场,但对传统大ToC品牌来说,拥抱女性议题或社会议题,既是机遇也是风险,在这个过程中常能看到一些品牌的“翻车”案例。
时趣认为,品牌需要敢于拥抱社会议题、女性议题,但越是抵达传播的敏感地带,品牌越需要与专业的营销代理机构深度合作。
我们不必细数,整个消费品世界有多少个品类是针对女性的,但却有一个数字值得重视:近年来多份相关报告①都表明一个重要洞察——80%以上的消费决策都是由女性做出的。这说明一个直观的结论:无论产品是否针对女性,品牌都要尽可能赢得女性消费者的心智。
但如今一个全新的挑战陡然出现:女性价值观正在打破与重塑。
2020年这一年里,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、《二十不惑》等一系列热门综艺、影视剧都在围绕新女性价值;一句“男生为什么明明看起来这么普通,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”,脱口秀选手杨笠凭“两性辩论”走红,并激起舆论的“捧”与“喷”。杨笠,绝不是这个时代的个例。
此外,从反面来看#清华学姐 、#魔都名媛 、#高管养女 等一系列社会话题,激起大众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广泛思考;近期还有一批物化女性、低俗体现女性身体、不理解不尊重女性的广告,也被大众一一推上风口浪尖,提出激烈的抗议与批评,对品牌带来了极大的损伤。
这是一个新旧女性价值交替的时代。
在社交平台,一位女性网友写下这样的字句赢得赞同:“都2020了!不要再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男性的成功上。我真心希望我们女人,聊天时不再围绕自己老公如何如何。为何不聊聊自己,聊聊自己确立了哪些人生目标,掌握了哪些新的技能,实现了什么人生理想?”
种种现象都表明,国内正迎来「女性议题」热潮,企业如今面对的不仅仅是单纯的「她经济时代」,更是一个00后浪初长成、新女性价值观塑造升级,女性自我认同与独立意识崛起的新纪元。
品牌要注意的是,每当遇到新旧价值观念交替的过程中,一定会有品牌因忽视而犯错,更会有品牌通过传递新价值观念去赢得消费者。理解女性新价值,成为了品牌全新的重要课题。
2016年,时趣曾参与的案例《她最后去了相亲角》,这个探讨婚姻的广告快速激发全社会热议,正是因为它引发了持有不同婚姻观群体的思考,最终也为品牌带来了显著的商业价值。
可见,新的婚姻观念是时代和思想往前走的产物,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,品牌若能抓住这类价值观议题,通过更安全、更专业的营销创意表达,即便会存在一定的争议,但品牌拥抱全新价值观的意义是非凡的。
那么在婚姻观之外,女性价值观还会面对什么问题,哪些值得品牌关注?
西蒙·波伏娃在《第二性》中有一个经典的观点:“女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被构建出来的”。这个观点的大致意思是:传统社会给予女性的定位是:柔弱、妻子或母亲等既定的方向,女人从生下来便是按照这种定位去成长,去塑造自己的形象,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人性与天性。所以说女人不是天生的,是被塑造出来的。
不管是出于女性议题的范畴,女人是被构建的观点,还是通过生活的观察,或是近些年来品牌的正负面案例。品牌在未来值得关注的国内女性议题,总体会有以下三个:
1.「物化女性」
物化女性,是一个非常传统而根深蒂固的问题。简单的解释就是把女性当做物体,去做价值交换。
例如在我国流行的结婚彩礼,就是非常传统的物化女性,女方拿完彩礼,嫁过去之后,就要履行生育、家务、照顾男方父母的职责,以物品交换的关系去定义婚姻爱情。还有包括嫁个好男人成就一辈子、傍大款等思想都是物化女性的思维。
品牌在广告中避免「物化女性」非常重要。接下来,我们举几个典型的物化女性广告。(以下案例官方已致歉并下架视频,此处只做案例展示所用)
这是近期引起争议的360借条广告,内容正是典型的物化女性。
即便是谨慎行事的知名品牌,其实也容易触碰这样的敏感地带。以下是奥迪汽车在2017年发布的广告,创意中涉嫌将女性比喻为商品,也曾引起批评而快速下架。
「物化女性」是女性议题中最核心、最紧绷的弦,女性消费者对此类内容的敏感度越来越高,反弹态度越来越强,是品牌营销过程中需要避开的雷区。
2.「身体自由」
「身体自由」,在这里并不是指激进的「女性身体自由权」。而是指新世代的女性对自我身体的认知与感受,正在从过去的男性视角,以及隐秘不可说的狭缝中挣脱出来。她们会更加在意自己的身体感受,也倡导大众以健康自然的角度看待女性的身体、姨妈、子宫等生理自然现象或部位,也鼓励女性不要为自己的身体形态、姨妈等感到羞耻。
这里有一些非常典型的案例,足以说明这个价值观的转变。
例如在内衣领域,过去的消费偏好是要求性感,但往往是出于侧重男性的因素,女性需要通过内衣取得男性认同。但在女性独立意识逐渐崛起的今天,“性感”正在失灵。新一代女性消费者对内衣的消费偏好,正在从以“性感”取悦男性,转向“舒适”、“多功能”等以自我体验为中心的偏好。
比如节节败北的「维多利亚的秘密」,主打性感的都市丽人财报亏损,不得不转型走向“舒适”、“健康”。反而,那些敢与“性感”唱反调的品牌都过得很好,内外、Ubras、BerryMelon这些新崛起的女性内衣品牌,无论是在品牌理念和价值观或者产品形态方面,都会更加重视女性的身体自我感受。
对待女性身体审美也是如此,鼓励大码女性拥有身体自信的内衣品牌;还有近期CK内衣选择一位偏中性风格的代言人,都是以多元的女性审美与消费者进行沟通。
除了更加在意身体的自我感受,新一代女性也在抛弃传统的身体羞耻,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关于女性姨妈的自由。
潘通在2020年发布了「姨妈色」,鼓励大家抛弃对女性姨妈的羞耻,引发了广泛的热议。
ESSITY 集团下的所有卫生巾品牌,都在倡导姨妈自由。其子品牌Bodyform在它的广告BloodNormal(译:姨妈很正常),能看到有男生帮忙买卫生棉条,游泳圈是卫生棉状等等类比的场景,传递的正是让“姨妈能够开诚布公”的品牌主张。
在国内,女性对姨妈的态度也在解放。ESSITY 集团在国内的子品牌推出的广告中,也在释放这种“女性姨妈正常”的理念。其广告中总以“鲜红”示众,相对大胆地沟通姨妈解放的态度,这为该品牌赢得中国年轻女性的赞赏。
在时趣与999红糖姜茶与味可滋联手推出的姨妈盒系列创意,作为国内品牌,这个动作其实也是把少女的姨妈期问题摆到了台面上,以自然健康的态度与年轻女性沟通。
关于「身体自由」的雷区是,每一年都有品牌营销内容,会借女性身体打擦边球,但最终都自食恶果。品牌需要注意,女性对待的身体自由的态度,往往是基于自然健康的角度,要尊重他们对身体的自我感受,远离低俗、色情的角度。
3.「母职惩罚」
母职责罚,英文为 Motherhood Penalty,是指女性在成为母亲后,不得不面对资源丧失、机会减损、评价降低等价值缩水的问题。
例如,60年代大多数的女性在进入妈妈角色身份后,家庭和孩子便成为生活的主角。这就像歌词里写到的:“厨房是母亲的舞台,围裙是她的道具,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……”
然而面对越来越追求精神幸福的新一代人群,“丁克”、“不婚主义”、“夫妻分居”,他们的婚姻观、家庭观、生育观正在发生显著的改变。对品牌来说,这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女性社会议题。
例如去改善“男主外女主内”的固化思维,启发进入家庭的女性获得更多自我价值,探讨新时代下婚姻、家庭的新价值与新意义,会更容易为品牌赢得年轻群体的认同。
其实整个女性议题的范畴非常广泛,还包括就业机会、能力认同等等,但随着社会进步,女性价值在各个领域的体现,很多现象都已经逐步得到改善。而就目前国内环境而言,女性仍然面临的问题,值得品牌关注的「女性议题」,正是上文提到的这三个方向,但品牌要实操「女性议题」时,还会面临许多容易忽视的坑。
品牌如果要启动「女性议题」,要注意这是一个非常专业且敏感的领域,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去支持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性别议题,更是社会议题,普遍会形成多种不同的声音观点。对品牌来说,这当中既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,也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潜在风险。
对此,时趣认为女性议题有以下四个容易掉入的“坑”:
1.谨慎对待去性别化
当男性开始化妆美容、女性开始健身电玩,品牌面对越来越多的“去性别化消费趋势”,涌现出一股去“性别化”的思想风潮。有人对此鼓励品牌倡导“去性别化”,是彰显多元文化与包容文化,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品牌是一种刻意而为的“政治正确”。
品牌需要注意,面对“去性别化”并不要一味推崇这种观念,而是抓住本质,鼓励每一个受众不一定非要去模糊性别,而是要找到自身的定位,深度理解每一个人都有不同、鲜活而复杂的人格,去关注并鼓励他们找到真实需求本身,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归类为两性标签,或进入“去性别化”的单一理解中。
2.先鼓励能力独立,再追求精神独立
品牌与女性沟通家庭、自由、独立等问题的确很容易博得认同。但目前国内社会环境下,男女的家庭分工依然有别,「男主外女主内」依然是中国家庭结构的重要组成方式。
品牌在沟通女性在「家庭」、「母亲」等身份定位的新价值时,不要单纯只沟通如何在精神上去追求自己的选择,应当是在鼓励家庭成员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前提下,优先去沟通能力上先实现独立自强,再去追求精神的独立选择,而不是放下一切追求自我。
3.不要让女性成为男性
两性始终有标志性的差异点,在鼓励女性走向独立与强大的同时,品牌切勿以男性视角去定义女性的成功。须知,强大的女性,不一定就非得是以男人化或中性化的方式去成功,依然可以保留女性特有的温柔等特质。
4.鼓励平权而不是特权
女性议题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的是「女权」问题。当代女权观点中有激进而代表性的观点是,认为男女在生理客观上有很大的区别,这种区别会被渲染为一种性别上的不平等,并因此而索要“特权”来弥补女性。这显然已经违背了男女平等的观点。所以品牌对于「女性议题」,有一个基础的价值观是,鼓励女性获得平等的权利,而不是特权。
除了这些“坑”之外,品牌无论是面对「女性议题」还是「社会议题」其实会有大大小小的很多“坑”。这篇内容提到的几个负面案例,尤其是近期出现的全棉时代、借贷产品等负面案例,其实都和创意内容机构的不专业紧密相关。
面对丰富又碎片化的传播创意渠道,尤其是短视频类创意,很多效果类广告供应商为了追求短期转化效果,缺乏对品牌、消费者,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正确理解,在内容上唯利是图,最终产生一批对品牌损伤极大的差评广告。
时趣认为,品牌面对年轻一代的新旧价值观交替期,既需要抓住社会议题,更需要通过专业的营销机构代理去降低争议风险,在塑造品牌鲜活的价值观同时,去赢得新世代消费群体,为品牌增长带来更多可能。
注:数据①源自《2016女性财富管理报告》、《国泰君安证券她经济报告》